女性主义40年
女性主义40年 名言/名句/语录

本页共收录61条《女性主义40年》相关句子:

本页收录的《女性主义40年》名言/《女性主义40年》经典名句/语句根据受欢迎度排序,通过这些《女性主义40年》语录可以了解《女性主义40年》的特色。如果您也有喜欢的《女性主义40年》名句,欢迎分享。

当然,“公私有别”本就是大人在他们自已的世界中擅自创造出来的,和小孩子有什么关系?曾经有一位女性在天天和自己的小宝宝待在一起后,把小宝宝称作“石器时代人”。有道理。比较一下至今仍生活在类似石器时代的新几内亚高地原住民和大城市里的现代人就可以发现,大人有明显的不同,但孩子几乎都一样。从石器时代至今,孩子们的生活并没有像大人们那样发生改变。换言之,20世纪的孩子要在出生后短短20年内,用超级迅猛的速度穿越4万年的时光。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孩子的生活节奏不合拍却也很合理。 然而我们不可能把现代人的生活倒退回石器时代,我们能做的就是每天在石器时代与现代之间高速往返。这种落差与隔阂可以称为文化冲击,简直就是一种疯狂的生活。不论男女,现代人都必须在这种落差中经营自己的生活。 话虽如此,在跟石器时代的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唤醒内心的石器时代感。这是维持身心健康最好的疗愈方法了。想同时拥有家庭、工作、人际交往的男性和女性,我们都只能像走马灯一样穿梭在孩子生活的“石器时代”、人际交往的“中世纪”和高科技办公室的“21世纪”之间,在巨大的落差中顽强地活下去。想把这种被割裂的生活方式判定为“异化”并试图“整合”的战略,我只能抱歉地说是一种时代错误。
这里,女性主义者被放在了道德多数的立场上。 其次,李光耀总理鼓励“未婚妈”,从而缓和非婚生子线 视,也是女性主义者长久以来奋斗的目标。现在要对它提出异 议。从结果上说,女性主义者被推到了拥护婚姻及婚生子女的保 守立场、这显然也不是她们希望看到的。 陷阱还有不少。再次,鼓励“未婚妈妈”会产生更多的高学 历自立女性的单亲家庭。这种情况不仅呼应了讨厌父权制的女性 对“不需要丈夫但想要孩子”的欲求,还直接解除了男人成为父 亲的育儿责任。对男人来说,简直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育儿是父母双方的责任,这一认识在总理的发言中完全不存在。然而讽刺的是,女性主义者也一直在追求一个单亲母亲能安心养育孩子的社会。总理的发言支持了女性主义者斗争中的这一点。如此种种,赖女士们议论着到底哪些立场是该反对的,哪些又不是,问题实在错综复杂。 AWARE讨论的大致主题是,一夫一妻制是女性斗争所获得的权利,总理的发言把女性贬低到情妇的位置,这一点是不可原谅的。她们在声明中诉说了过往数十年里新加坡发展历史上女性做出的贡献。这份声明若是放在别的政洽关系中,简直就是一篇极为保守反动的文章。身为在场的唯一一个异邦人,我读着这篇声明的草稿,内心五味杂陈。这真是一个奇怪的时代,是一个国家体制内的一方很可能反手利用女性主义者的要求先下手为强的时代。 女性主义者若是一步走错,就可能被置于保守立场,而她们讨论的问题并不是这一点。在这次事件中,根本的问题首先是男性没有努力消除性别分工,而且不与妻子分担育儿责任;其次是明显带有父权制色彩的“上嫁婚配”对女性提出的不合理的要求:必须比配偶者男性能力差。
“带着孩子上班若是被制度许可那该有多好…不过,在工作间隙给孩子喂奶,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工作,作为一个职业工作者,我的自尊心不容许这样的情况出现。”她的“正论”是所谓的职业工作者“不容许”的“正论”,是咬紧牙关在职场上和男性并驾齐驱的女性的“正论”。从这一“正论”来看,陈美龄的做法属于女性缺乏常识的蛮不讲理的“娇气”行为。 长久以来,女性因为这类“正论”到底失去了多少东西呢?“正论”起到的通常都是压迫的效果。提倡遵守规则的人,都是可以通过遵守规则获得利益的人。但是女性若不无视规则、蛮不讲理,往往无法让自己的主张得到支持。女性一直以来要求的“工作孩子两不误”“带薪育儿假”“设有育儿室的音乐会”,每一条都是史无前例、不合常理的。 陈美龄既没有像山口百惠39;那样“结婚隐退”,也没有像松田圣子2那样暂停事业休“育儿假”。陈美龄出生于父母双职工家庭,也许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在传统的演艺界夫妻共同工作的家庭,一般都请帮佣来度过育儿时期。以陈美龄的收入,普通家庭不敢问津的月嫂,按理说也是可以随便请的。 但是陈美龄连月嫂也没有请。在周围人惊讶的目光中,她成为演艺圈“带孩子上班”的“缺乏常识”的第一人。当然,陈美龄这样的“特权阶级”不能和“普通女性”相提并论,但是她的
我们可以理解那些不想给别人添麻烦。也不希望别人给自己添麻领的人。但是,谁都会生病、衰老,不可能在一生中都不给任何人添麻烦。那些咬紧牙关说着绝不给人添麻烦的人,一旦生病或衰老,究竟该怎么办呢? 再来思考一下,如果说带孩子上班会给人添麻烦,那么大概可以分为4种情况一企业、孩子、女性、男性。 林派的理论正是企业方的理论。这个理论仅仅把现在的男性社会生搬硬套给了女性:一切以企业利益为准,哪怕自己会粉身碎骨。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女性追求至今的女性解放,并不是要变得像男性一样拼命。这次的论战可以让我们明白一件事,就是在女性中也有众多默默忍受一切的“阿信式”打工人。 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带孩子上班其实也是在给孩子添麻烦。孩子在一个既没有玩具又没有小朋友一起玩的环境里是不可能快乐的。而且,想找一个不觉得孩子麻烦的环境,估计只有自己家里了。这样一来,问题就回到了“因为女人和孩子是社会的麻烦,所以应该退回到不惹麻烦的地方去”。 那要怎么解决呢?只有扩充和完善幼托设施。例如从20世纪0年代初期开始,地区公民馆等公共设施内设置了临时托儿所,现在已经基本普及了。那么,为在育儿期同想去饭店或看电影的人开设一家带有临时托儿所的电影院,作为一种经营手段也是可以成立的吧。大多数情况下。即使是对小孩有利的事,也是大人最终判断

4页 / 

7

女性主义40年

《女性主义40年》

作者:上野千鹤子

上野千鹤子其他作品: 《始于极限》 《为了活下去的思想》 《厌女》 《快乐上等》
《女性主义40年》简介:

“我就是我!我就是女人!”从“野丫头”到“女性主义理论第一人”上野千鹤子完整回顾40年女性主义历程“我就是这样一路飞奔而来的,我希望读者能够接过我的接力棒。”——上野千鹤子1970年,日本女性解放运动诞生了。二十出头的上野千鹤子接受了女性主义洗礼,前辈们活跃的身姿激励着她奔向最前线,并一路奔跑至今。40年后,上野千鹤子回顾自身女性主义的生涯。从女性主义草创期... (更多)

投稿有关《女性主义40年》的语录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