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一下:长林抗议啊,是因为灰税的事。当年包税导致龙脉毁伤,这不光对咱们婺源县和县学的气运有所妨害,对当初承包矿场爱护山灵的初衷,有所违背啊。 这话说得真够费劲的。很明显,谭知县想说这一切都是包税惹的祸,可骂包税,就会扯到矿监的公公们,一骂公公们,就会扯到皇帝。一个小知县,谁都不能得罪,只好小地遺责一下包税,然后还得往回找补一句,表示包税开矿的本意是好的,只是执行没到位而已。 谭知县应该是私下里跟利益方达成了某种妥协,争取到了灰税的取消。可是这些事没法开在合面上说,只好隐晦地点了几句因果。 有趣的是,在同一篇文里,谭知县前面还义正词严地痛斥愚民“且向所藉口者,或以灰税未除。而本县业已议豁,又复何辞!”后面忽然又说“其本岭灰税除另申豁外,谨据通邑情再合申报。 前面还口口声声说我们早把灰免了,后面却变成了我们正在研究免税的办法…… 这个前后不一致的矛盾,说到底还是好面子。灰税之争,毕竟是婺源县衡 理亏,但官府不能错,至少不能向老百姓认错,否则官威何在?所以谭知县用 了春秋笔法,把取消灰税之事挪到长林抗议之前,显得民众特别不理性,免了 税还闹事。 本来是官府收取重税,导致民众抗议,知县急忙弥补救火。这么一挪移, 变成了官府早有绸缪,无知民众无理取闹,官府耐心安抚解释。 效果完全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