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大明
显微镜下的大明 名言/名句/语录

本页共收录336条《显微镜下的大明》相关句子:

本页收录的《显微镜下的大明》名言/《显微镜下的大明》经典名句/语句根据受欢迎度排序,通过这些《显微镜下的大明》语录可以了解《显微镜下的大明》的特色。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显微镜下的大明》名句,欢迎分享。

这是用的汉武典故。当年汉武帝为了求长生,在建章宫里建了一座神明台。台上立有一尊铜仙人,双手举起铜盘,用来承接早晚露水,饮之可获长生。龙溪周围这片盆地,恰好有一条潨川河流经,俯瞰全景,岂不正像是仙人露水落在承露盘里吗? 对此《罗氏族谱序》里的解释是 “ 盖地仰露曰呈,洼下曰坎 ” ,故名呈坎;也有一种说法,认为 “ 坎 ” 在八卦中属水, “ 呈 ” 者平地, “ 呈坎 ” 即水旁平地之意。罗秋隐对呈坎很满意,他特意写了《定居》《定志》二赋,告诫子孙,不要轻信别人言辞迁徙他处,然后溘然去世。他的墓地,选在了其生前居屋以南三里的一处河岸。这里背靠黄龙山,面对潨川河,乃是一处绝佳的风水宝地。罗秋隐下葬之后,这里便成为后罗氏一族祭拜祖坟之地,立有墓祠,四时香火,罗氏还拨出专门的田地用来支应日常开销 —— 叫作膳茔。到了南宋理宗年间,呈坎后罗氏的当任家主,是罗秋隐直系十三世孙罗鼐。他在主持祭礼时发现一个弊端,呈坎罗氏自唐以来繁衍兴盛,四处开枝散叶,每年祭礼 “ 老者远莫来,来者幼莫时 ” ,长此以往,未免怠慢了祖先。 于是罗鼐召集族中众人,提出了一个办法:在祖坟的外围建起一座禅院,割出部分田地作为寺产,请来僧人住持。一来祖坟时刻有人看守修葺,不致毁坏;二来寺内诵经不断,香火缭绕,也等于为祖先烘托阴德。 这种性质的寺院,被称为坟寺。宋代崇佛之风兴盛,很多大族都选择为祖坟修建一座坟寺,这在当时是很流行的做法。 听了罗鼐的建议,族人纷纷表示赞同。罗氏一族家风亲厚,成员素来团结。他们有钱的捐钱,有田的捐田,实在没钱没田的,也会表示我家出两个壮丁,参与营造,很快就解决了禅院基建和资金的问题。在这期间,很多事情不曾改变。罗氏一如既往地在呈坎生活着,发展成为歙县大族之一。而杨干禅院的香火也从未中断,始终缭绕在古坟四周。 但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事情还是发生了变化。比如罗氏对祖坟疏...

1页 / 

34

显微镜下的大明

《显微镜下的大明》

作者:马伯庸

马伯庸其他作品: 《长安十二时辰 上》 《三国机密》 《古董局中局》 《文化不苦旅》 《风起陇西》 《草原动物园》 《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显微镜下的大明》简介:

本书讲述的,是六个深藏于故纸堆中的明代基层政治事件。 作者从明代的一系列罕见民间档案文书里,挖掘出这些尘封已久的故事。这些档案是中国历史中绝无仅有的奇迹,它们着眼于平民的政治生活,而且记录极为详尽。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朴实的百姓诉求、狡黠的民间智慧、肮脏的胥吏手段、微妙的官场均衡之术,从无数个真实的细节里,展现出一幅极其鲜活的政治生态图景。 这六个事件聚焦于一... (更多)

投稿有关《显微镜下的大明》的语录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