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围观者可能并不清楚这六人姓甚名谁,又犯了何罪。他们对行刑本身更感兴趣。公开处决是朝廷彰显权威的一种仪式,它也是一场暴力狂欢,总吸引着围观者的雀跃,作为他们单调日常生活的调剂。在一张记录犯人被砍头的旧照片上,围观者几乎拥到了受刑者的身前,眼里并没有同情或恐惧。一位英国旅行家曾这样描述中国的法场:“犯人们任由官差将他们从囚车中带到满是泥泞的刑场,并且跪成一排。剑子手用一柄弯刀,砍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头颅,每一个头颅都是一气呵成。刀刃一旦变钝,他的下手就会立马给他换把新的。”死亡的方式也明码标价,若想减少痛苦,可以贿赂刀斧手让其一刀毙命,甚至可以使用特别的麻药。连受刑者似乎都是麻木的,“犯人在面临死亡之时通常是面无表情的,偶尔他们被恐惧全面地侵袭了,他们在死前会发出最后的嚎叫:‘救命!救命!”45

热门推荐

1、四月已逝,四月已逝,这世上有成千上万种爱,但从没有一种爱可以重来。 2、《三十自述》写于1902年。按照中国人出生即为一岁的习俗,梁启超恰好三十岁,倘若孔夫子的教诲没错,他该进入一个言行恰当、懂得礼数的人生阶段。梁启超的自述与惯常的中国文人不同,他用一种令人难忘的视野,把自己的命运编制进一个更广阔的时代画卷,既与中国内部的兴衰有关,也与世界性的历史事件产生联系,尽管他犯了个错误:意大利于1871年迁都罗马,而不是1873年建国。 3、有些可能陈旧却更为激动人心的作品等待我们去阅读。 4、我们身上的中庸性,妨碍了我们对于自由,对于生命的极端享受。我们驯化的教育背景,我们生命意志的软弱已经注定了,我们只能在对"在路上"的憧憬中度过青春时光。 5、但历史从不这么简单,“不可避免的未来”经常是一种幻象。 6、在中学里,他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应该站起来,四面瞭望。在短短的四年中,他必须了解,在以往他所只晓得那个小小世界之外还存在着更为广阔的天地,亲自领略它的乐趣,充分汲取知识的营养,以支撑自己去征服那片注定要穿越的知识的荒漠。只要他想获得任何高水准的生活,他就必须如此。如果他的选择不仅仅局限于当时流行的或限于职业发展所提供的内容,而是关注那些能够使它自身全面发展的选择,那么大学生活是令人神往醉迷的。它们是使文明开花的唯一途径。
许知远

原作者:许知远

许知远作品: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青年变革者:梁启超》 《时代的稻草人》
许知远简介:

许知远,1976年出生,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微电子专业,现任职于《生活》杂志。自1998年起为《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书城》、《21世纪经济报道》等报刊撰稿,文风犀利。曾任《PC Life》执行主编、中国先生网主编、e龙网内容总监,他是单向街图书馆的创办人之一,曾任《经济观察报》主笔。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曾出版《那些忧伤的年轻... (更多)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