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见证 名言/名句/语录

本页共收录77条《诗的见证》相关句子:

本页收录的《诗的见证》名言/《诗的见证》经典名句/语句根据受欢迎度排序,通过这些《诗的见证》语录可以了解《诗的见证》的特色。如果您也有喜欢的《诗的见证》名句,欢迎分享。

过去数百年来,那垂直方向——人把目光投向天堂——在欧洲已逐渐被一种水平的渴望取代:人类那永远是空间性的想象力已经用“前面”来取代“上面”,而那“前面”已被马克思主义认领去了。p22能意识到二十世纪诗歌见证了我们对世界感知存在着严重混乱,这本身也许已是自我治疗的第一步。p24本世纪诗歌中的阴郁视域一直在逐渐增长。……波德莱尔、兰波和马拉美的诗歌诞生于法语仍是欧洲文化的语言的时代,诞生于欧洲文化内部一次深刻的分裂,诞生于各种截然相反的哲学和生活方式之间的一场冲突。随着一八四八年而来的,是狂喜时代走向终结和进步时代抬头。那是无往不利的科学世界观、实证主义、新发明欣然获得接受,技术得意洋洋踏步向前的季节。但是,地下已经存在,而地下知道蠕虫藏在美丽的苹果内。地下的声音可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尼采的作品中听到,尼采预言了他所称的欧洲虚无主义的升起。在诗歌中,波西米亚宣布自己的异议,试图以它自己不同的价值标准,甚至以不同的服装,来反对中产阶级庸夫俗子,并把人分成值得接受艺术圣餐的精英和只配吃普通面包者。这里,重要的是由法国象征主义者们简明提出的一个信念:“头脑正常”的市民仍固守着的标准已经死了,其基础也即宗教已从里面烂到外面,艺术要接管宗教的功能,成为神圣事物的唯一居所。象征主义者发现诗作为自治、自足的单位这个理念,诗不再是描写世界,而是代替世界而存在。p25二十世纪的诗歌继承了波西米亚与市侩之间的争吵。波西米亚的遗产为现代和后现代诗歌的至少某些特点提供了一个解释,这些特点使得它与以希望之名而写的诗歌十分不同。p26
某个特定主题,以及因长期使用而打磨得圆滑如溪中小卵石的传统主题:这正是使二十世纪诗人既着迷又恼怒的东西。古典主义是一个失乐园,暗示一个由信仰和感情构成的社区,这个社区把诗人与公众联成一体。(“对真实的热情追求”)……也许每个诗人身上都潜藏着一个巧匠,梦想着一种已经规定好的材料,有现成的比较和隐喻,这些比较和隐喻都赋予接近原型的有效性,并且基于这个理由而得到普遍接受;剩下要做的,是致力于雕琢语言。……古典主义不断以一种诱惑的方式回来,诱惑人们屈服于仅仅是优雅的写作。……所有想把文字把世界围护的企图,都是徒劳的,并将继续是徒劳的;语言与现实之间有一种基本的不可兼容性,如同这样一些人的绝望追求所表明的——他们都想捕捉现实,甚至不惜通过“使所有感觉失去秩序”或者说通过使用毒品来达到目的。……让我们利用传统手法,意识到它们是传统手法,仅此而已。……现代艺术都有一个逻辑,就是不断运动的逻辑。p89~90二十世纪给了我们一件测试现实最简单的试金石:肉体痛苦。(在战争中和政治恐怖下饱受摧残)……只有在我们的时代,人类才开始设想同时发生的现象,并因此感到一种道德焦虑。我们发现令人不快的真相,它不断地侵扰我们,即使我们宁愿忘记它。人类一直被一个法则分成两个物种:那些知道而不说的人;那些说而不知道的人。p91

1页 / 

8

诗的见证

《诗的见证》

作者:(波兰) 切斯瓦夫·米沃什

《诗的见证》简介:

本书乃米沃什应哈佛大学诺顿讲座之约所做的六次讲演的结集。米沃什关于诗歌的见证功能的阐释极其精辟。借助这本小册子,米沃什论述了诗歌之于时代的重要性。米氏所言并非老生常谈,他提醒世人关注的恰恰是诗歌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同时对于二十世纪的反省为这一思考维度提供了更为明晰的指向。米沃什向来直接,甚至简单。他有能力把诗歌的快乐归还给普通读者,而在他的散文中,如同在本书中... (更多)

投稿有关《诗的见证》的语录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