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内心的冲突
我们内心的冲突 名言/名句/语录

本页共收录416条《我们内心的冲突》相关句子:

本页收录的《我们内心的冲突》名言/《我们内心的冲突》经典名句/语句根据受欢迎度排序,通过这些《我们内心的冲突》语录可以了解《我们内心的冲突》的特色。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我们内心的冲突》名句,欢迎分享。

最富于关键意义的当然是他们内心的一种需要:在自己和他人之间保持感情的距离。更精确地说,他们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做出决定,不以任何方式在感情上与他人发生关联,无论是爱情、争斗、合作,还是竞争。他们好比在自己周围画了一个魔圈,任何人不得侵人,这就是为什么从表面看他们还是可以与人相处的原因。当外部世界擅自侵入他划定的圈子里时,他便焦虑不安,这就是他的需要的强迫性表现。P47 要他与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或传统价值观念保持一致,是他难以容忍的;他可能外表上保持一致以避免摩擦,但在内心里顽固地摒弃一切人们习以为常的制度和标准。最后,别人给他的参谋或劝告,他会觉得受到了支配,于是竭力抗拒,即使这种劝告正合他的心意。这里他的抗拒也与一种有意无意的愿望相关,那就是:挫败他人。P50 这里我想从一部未发表的小说中引一段,作者是诗人安娜玛利亚:阿密。因为这段文字不仅简明地表现了这种趋势,还表现了孤立型的其他典型态度。主人公在回忆自己青春时代时说:“我那时梦想着过独身生活,永不结婚,梦想着变得强壮、平静、寡言、不求人。我要个人奋斗,要更大的自由,不再做梦,而要清醒地过日子了。我觉得道德毫无意义,只要是真的,还管什么作好作歹!乞求同情,希望外在的援助,才是大罪。心灵对我就好像是神庙,要严加守卫,里面总是进行着奇特的仪式,只有庙内的僧人,这神庙的监护人,オ可以知道有些什么。”P54 自我孤立的确有很大好处。意味深长的是,在所有东方世界的哲学里,孤身独处都被看作是达到精神的更高境界所必需的基础。当然,我们不能将这种意愿与神经症孤独混为一谈。在前者,孤立是人的自愿选择,被认为是达到自我完善的最好途径,选择了孤独的人如果愿意的话,也有可能选择另一种不同的生活。在后者,情况则不同,神经症冲突不是一种可以选择的东西,而是内心的一种强迫,是患者唯一的生活方式。还有,由于神经症通常会...
施虐者像吸血鬼一样,需要以吸噬另一个人的情感活力为生,而他对自己这一一贯行为完全无意识。施虐狂的典型特征并不是保守意义上的小气吝啬,而是一种尽管无意识却比前者主动许多的冲动,即挫败他人,扼杀他人的快乐,让他人的期望落空。被奴役者任何满意或轻松的表示几乎都会激怒施虐者,然后被他以某种方式破坏。如果被奴役者盼望见到他,他就会摆出一副不高兴的样子;如果被奴役者想性交,他就会表现出性冷淡或者干脆性无能。任何积极正面的事,他要么不去做,要么做不好。他浑身散发着忧郁的气息,举止像镇静剂般令人压抑。一如阿道司·赫胥黎所说:“他不必做任何事,对他来说只要存在就足够了。单凭他的感染力,周围的人就会枯萎憔悴,心情灰暗。”接着他又说:“多么高雅精致的权力意志啊!多么优美的残酷!多么惊人的天赋!那易传染的忧郁甚至能消磨最昂扬的精神,扼杀一切快乐的可能。与上述特点同样重要的,还有施虐者那种贬低和羞辱他人的倾向。他极其热衷于找别人的短处,渴望发现别人的弱点并指出来。他能凭直觉知道别人哪里敏感易受伤害,然后往往残忍地用直觉去贬损别人。这种行径可能会被他说成是诚实坦率或者乐于助人,他可能会以为自己是在由衷地为怀疑别人的能力或诚信而烦恼——可是一旦他的怀疑的真实性遭到质疑,他就会变得惊慌失措。它也可能仅仅表现为多疑。患者会说:“我要是能信任那个人就好了!”然而在他的梦里,那人变成了他厌恶的蟑螂老鼠这类东西,他又怎么能信任那人呢!换言之,这种多疑可能只是他内心里贬低他人的结果。

5页 / 

42

我们内心的冲突

《我们内心的冲突》

作者:卡伦·霍妮

卡伦·霍妮其他作品: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如何化解内心的焦虑》
《我们内心的冲突》简介:

本书讨论了人内心的主要的冲突类型和它们的各种表现形式,分析并归纳了各种相互矛盾的态度和倾向,指出了被这些冲突所扰之人旨在解决冲突的努力结果怎样导致失败并陷入恶性循环,提出了解决这些冲突的切实可行的建议和设想。因此,即使读者已经从作者早期论著如《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中初步接触了她的理论,但要真正认识、全面了解作者及其代表的学说,则只有在进一步细读她后期的成熟... (更多)

投稿有关《我们内心的冲突》的语录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