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富于关键意义的当然是他们内心的一种需要:在自己和他人之间保持感情的距离。更精确地说,他们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做出决定,不以任何方式在感情上与他人发生关联,无论是爱情、争斗、合作,还是竞争。他们好比在自己周围画了一个魔圈,任何人不得侵人,这就是为什么从表面看他们还是可以与人相处的原因。当外部世界擅自侵入他划定的圈子里时,他便焦虑不安,这就是他的需要的强迫性表现。P47 要他与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或传统价值观念保持一致,是他难以容忍的;他可能外表上保持一致以避免摩擦,但在内心里顽固地摒弃一切人们习以为常的制度和标准。最后,别人给他的参谋或劝告,他会觉得受到了支配,于是竭力抗拒,即使这种劝告正合他的心意。这里他的抗拒也与一种有意无意的愿望相关,那就是:挫败他人。P50 这里我想从一部未发表的小说中引一段,作者是诗人安娜玛利亚:阿密。因为这段文字不仅简明地表现了这种趋势,还表现了孤立型的其他典型态度。主人公在回忆自己青春时代时说:“我那时梦想着过独身生活,永不结婚,梦想着变得强壮、平静、寡言、不求人。我要个人奋斗,要更大的自由,不再做梦,而要清醒地过日子了。我觉得道德毫无意义,只要是真的,还管什么作好作歹!乞求同情,希望外在的援助,才是大罪。心灵对我就好像是神庙,要严加守卫,里面总是进行着奇特的仪式,只有庙内的僧人,这神庙的监护人,オ可以知道有些什么。”P54 自我孤立的确有很大好处。意味深长的是,在所有东方世界的哲学里,孤身独处都被看作是达到精神的更高境界所必需的基础。当然,我们不能将这种意愿与神经症孤独混为一谈。在前者,孤立是人的自愿选择,被认为是达到自我完善的最好途径,选择了孤独的人如果愿意的话,也有可能选择另一种不同的生活。在后者,情况则不同,神经症冲突不是一种可以选择的东西,而是内心的一种强迫,是患者唯一的生活方式。还有,由于神经症通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