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
各种表达方式都耗尽了,艺术转向无意义,转向一个私人且不可言传的宇宙。无论是在绘画、音乐还是诗歌中,任何清晰的战栗,在我们看来都理所当然地过时或粗俗。公众即将消失;艺术紧随其后。一个始于大教堂的文明不得不终结于精神分裂症的晦涩 当我们远离诗歌千里之外,仍因突如其来的呐喊的需要而参与其中—这是抒情的最终阶段。只有那些在文字中体会过恐惧的人才会培育箴言,因为他害怕与全部文字一齐垮塌。可叹我们无法回到文字不束缚存在的时代,回到感叹的简洁、愚钝的乐土、习语出现前那快乐的目瞪口呆! 有了波德菜尔,生理学进入诗歌;有了尼采,生理学进入哲学。有此二人,器官的紊乱被升华为咏歌和理念。身为被健康放逐之人,他们自然要为疾病安排前程。
分享至:
热门推荐
原作者:E.M.齐奥朗
【作者】 E.M.齐奥朗(E. M. Cioran,1911—1995), 法籍罗马尼亚裔哲学家,20世纪最负盛名的虚无主义者。 代表作有《解体概要》《在绝望之巅》《供词与放逐》《苦论》等。 【译者】 蔡羽婷,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学士,伦敦大学学院文学硕士, 芝加哥大学罗曼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在读。 (更多)
标签分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