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
只不過他者的意識會回敬以相同的對待:……使他者的概念失去絕對意義,顯現其中的相對性;個體和群體不管願意與否,都不得不承認他們之間關係的相互性。在男女之間,這種相互性怎麼會沒有出現呢?其中的一個性別怎麼會作為唯一的本質得以確立,同時否認它的相關者的一切相對性,並將這相關者界定為純粹的他性呢?為什麼女人不質疑男人的主宰地位呢?任何主體不會一下子和同時確定為非本質,他者並非將自我界定他者來界定主體:他者是因為主體將自己確認為主體,才成為他者的。但是,為了不致使他者反過來成為主體,就必須屈從於這種被看成異邦人的觀點。女人身上的這種屈從是怎麼來的呢?
分享至:
热门推荐
原作者:西蒙娜·德·波伏娃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1986.4.14),又译做西蒙·波娃,二十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存在主义学者、文学家,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让-保罗·萨特的终身伴侣,二十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929年通过考试,和萨特同时获得哲学教师资格,并从此成为萨特的... (更多)
标签分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