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哲简介

缪哲简介

缪哲,1986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艺术史学者。译有《瓮葬》《钓客清话》《塞耳彭自然史》《美洲三书》等作。

现学习中国美术史。是国内著名的中西艺术史学者。他长年在《南方周末》、《读库》、《读书》等人文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获得海内外知识分子群体的高度评价与读者的热烈追捧。现任职于浙江大学。

经典语录

仅就可上台面的讲,传统文人的行为方式里,似有“名士的”与“雅士的”两橛。“名士”的特点,乃肆情,任性,于礼法、规矩、与雅道等(即那些在我们观念里,可与“文明”划等号的因素),不尽能守,其极端者乃至蔑弃。雅士则相反。他们谨礼法,重雅道,于事于物,皆有弃离粗鄙、致力精微的倾向。用现在的话说,可谓一代表了“原始主义”,一代表了“文明主义”。倘不失度的话,两者可说都体现了“中国文化最美好、最精致的部分”。但“名士”过了头,其弊在 “野”;雅过了头,其失在“伪”。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照这标准,唐诗可比作文人画;先秦,魏晋的诗,则如连环画与卡通。其中固有意境,但主要还是活泼的,有趣的故事。这些汉魏时代的歌谣,故事浑然天成,灵机飞动,虽用字简练,却无雕琢之痕,更切近我们今天的口语;不须太多的“文化”,便能晓悟其义。盖时代越早,越少经文人之改进,诗歌即越近于天真,越适合儿童。 法治社会中,诉诸公堂的不仅有杀人放火,也有以前靠“礼”与社会惯例处理的各种纠纷,——其中有政治的,文化的,也有良心的。旧式的老胥决狱之道,是不能济事的。法官须兼“决狱的胥吏”和“明道的士人”于一身,这真是戛戛乎难。从沃尔西法官的判词中,我们得窥了法治社会的一侧面。 我得于中学 “文史课”的思维之训练,是“胡批乱侃带吓唬”式的。每读一段文章,不是找它的“可批点”,就是找它的“可捧点”。这一套读书的办法,当我遇到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时,就彻底不灵了:我简直一句也读不懂。所幸我当时学了点《老子》,明白些“上善若水”的道理,于是我想,这路上的岩障,我既砸不成碎石头,用作我批侃的基础,那就索性让我的思维,像水一样曲顺它吧。这顿悟式的一刹,是我一生读书的转机。我后来能读一点西方的经典,并略解其意,功劳要都归于索绪尔。至于书的内容,则我读完就忘光了。正所谓思维如刀,书籍如砥,想磨刀的人,是不必太计较砥的材质的。软硬、滑糙适度就好。 语言并不像人们常说的,是思想的工具:它就是思想。 似乎是画家德加吧,有一回向瓦雷里请教说,我有很多好观念,怎么就写不好诗!瓦雷里说:亲爱的德加呀,诗是用语言写的,干观念什么事?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