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谈谈问题
多谈谈问题 名言/名句/语录

本页共收录30条《多谈谈问题》相关句子:

本页收录的《多谈谈问题》名言/《多谈谈问题》经典名句/语句根据受欢迎度排序,通过这些《多谈谈问题》语录可以了解《多谈谈问题》的特色。如果您也有喜欢的《多谈谈问题》名句,欢迎分享。

我认为一个人的才能,就是按照刘知幾(《史通》的作者),他讲的所谓“才、学、识”三个字,“才”是才能,“学”是学问,“识”是见识,其实这三个是不能分割的,都有联系的。知识分子如果我们分类,可以分成三个大部分。最大的一个部分是教师,我认为作为老师来讲,最重要是,要懂得多一点。传道授业解惑,其他的素质当然应该要有,但是最重要的是以“学”见长。作家不必要很有学问,物理和地理不懂也没关系,数学不知道,英、史、政、地做不出不妨碍他成为作家,成为诗人,这是知识分子里面应该算是比较精英的一部分,他们最重要的是“才”。像我们这些搞传播的、搞媒体的、搞信息的,这占很大一部分,新闻和出版都不是学问,我也并不认为可以创立什么编辑学新闻学,这反正都是过高的要求。它是一个职业,并不需要学者,也并不要什么很大的“才”。编辑把他的书印好,记者采访好,搞好报道,这在社会来讲,他就是个很成功的人了。但是作为知识分子,我认为,对于人类、对于社会是要尽职的,编辑和记者都是联系社会的知识分子,要有社会感,我要关心社会,是想通过参与变革这个社会,这是更高级的。所以这一部分人,我认为最重要的素质是见识。
许:那时候有没有心里很难受?之前是个在报社……锤:难受,但是只是肉体上难受。无非是流大汗,晚上睡在床上一身痛。内心没有什么难受。第一,毕竟年纪很轻,没有病。第二,当了右派被管制,在街道上,工厂里面,倒没有什么,老百姓并不歧视我们,因为我们并不使人讨厌嘛。而且我自己认为我也还够调皮。我能够做手工。其实我的本性我经常讲,如果在一个真正自己选择职业和人生道路的制度下面,我可以成为一个比较好的工匠。这也是我在吴宓的日记里看过的一段话,他们民国初年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在一起的几个人在谈话,陈寅恪发表的一个意见。陈寅恪说,万不可以以自己的学问为职业。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如果说你以学问为职业,那你就得有老板,这个老板或者是国家,或者是资本家,或者是同行里面的把头,或者就是你的老师,那么你就得听他的话,你的学术研究就不可能是自由的。我原来的确觉得,我做好一门手艺,养家糊口,我再去干自己想干的事,这个生活是蛮惬意的。没想到在现实世界,变成强迫你去做,或者说我必须做这个东西,不做就没有饭吃,这个乐趣就会减少。你想去改变外部环境是改变不了的,但是人还是可以有些作为,至少是可以思索,思素对于自己最重要的是些什么。

1页 / 

3

多谈谈问题

《多谈谈问题》

作者:吴琦

吴琦其他作品: 《新北京人》
《多谈谈问题》简介:

第33辑《单读》由9篇长访谈组成,针对历时性的问题,邀约许知远、郭玉洁、柏琳、杨潇、晓宇、叶三等作者,向不同领域的学者和从业者提问:鍾叔河、戴锦华、景凯旋、罗新、项飙、迈克尔·桑德尔、吕植、劳东燕、崔庆龙、张乔木(思想史万有引力)。这些问题关于今日我们置身的重重危机,比如互联网上的心理极化、普通人精神的迷茫、历史叙事的滥用、精英教育的不公、生态环境的恶化等,... (更多)

投稿有关《多谈谈问题》的语录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