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
我笑了。我可以轻易使她满足,但是我不爱她。我一个人也不爱。穿衣时我感到两腿发软,在埋葬卡特琳的那天我也有这样的感觉,那时不再有任何东西在任何地方等我。“一天又一天,都做着同样的动作,”我想,“永远没有个完!我哪一天才能在另一个世界醒来?在那里空气的味道恐怕也不一样。” 我走出房间,走出宫殿。还是这个世界,还是这个有玫瑰色道路、漏斗式烟囱的卡莫纳。街头有些新雕像。我知道这些雕像很美,我也知道它们会几世纪地留在当初竖立的地方不动,它们对我像埋在地下的维纳斯雕像一样古老、一样遥远。卡莫纳人经过时从不朝它们看一眼,他们也不朝这些建筑物、水井看一眼。这些精工细雕的石头是为了谁呢?我走出城墙。卡莫纳是为了谁呢?它经过战争、和平、瘟疫、暴乱,依然屹立在山地上文风不动。意大利还有其他一百来座城市,屹立在它们的山地上,同样骄傲,同样无用。这片天空、这些草原上的花朵又是为了谁呢?这一天风和日丽,但是农民弓背弯腰朝着他们的土地,并不向天空看一眼。而我二百年来对它已看厌了,总是原来的样子。
分享至:
热门推荐
原作者:西蒙娜·德·波伏娃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1986.4.14),又译做西蒙·波娃,二十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存在主义学者、文学家,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让-保罗·萨特的终身伴侣,二十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929年通过考试,和萨特同时获得哲学教师资格,并从此成为萨特的... (更多)
标签分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