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哀是一只果子上帝不使它生在太柔软的载不起它的枝上——雨果自己没有悲哀过的人,不会为别人悲哀。诗人该像维尼那样,参透人情世故,依然天真纯洁。听到你不知道的人和事,不要说:“我怎么不知道!”我要是听了不知道的人和事,感觉自己无知、惭愧、惶急,愿意听人讲。听了,就知道了——这是正常的,是对不懂的事物的态度。夏尔·波德莱尔。不属于什么派,不属于什么主义。这是真正伟大的艺术家。向来称波德莱尔是“恶魔的诗人”,诗人是纯洁善良的,怎会是恶魔?我觉得很对——事物有各个面。过去的艺术只有一面景观,波德莱尔显示另一面景观。有神性的一面,还有魔性的一面。波德莱尔对魔性有特殊敏感。他对声、味、色、香,特别敏感。写夜,写死,写尸布,写游魂,写怪鸟,写来都很美。但丁经过了地狱,波德莱尔从地狱里出来。波德莱尔推崇美国的爱伦·坡。你醒来,醉意减消,去问询微风波涛、星辰禽鸟,那一切逃遁的,呻吟的,流转的,歌唱的,交谈的——现在是什么时刻。它们会说,沉醉的时刻,快去沉醉于诗,沉醉于美,沉醉于酒。——波德莱尔如果你愿意,那么一起走。不愿意跟随,那我一个人走。——保罗·魏尔伦恶呀,你来作我的善吧。——弥尔顿我爱的物、事、人,是不太提的。我爱音乐,不太听的。我爱某人,不太去看他的。现实生活中遇到他,我一定远远避开他。兰波,无法对付的。永远那么自信、狂妄。世界不宠他,他自己宠坏自己。所谓理想主义,要么是向未来看,要么,其实是向古代看。“现在”没有多大意思。什么是悲观主义?我以为就是“透”观主义。不要着眼于“悲”,要着眼于“观”——万事万物都会过去的,人是要死的,欲望永远不能满足,太阳底下无新事……这就是悲观。悲观主义是一个态度,是一个勇敢的人的态度。得不到快乐,但快乐,这就是悲观主义。如此就有自知之明,知人之明,知物之明,知世之明。一切都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