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蒂埃- 布勒松是个复姓,他1908 年生于法国,是20 世纪名气最大的摄影家,就像20 世纪所有的文化名人一样,他也被符号化为摄影的同义词,后面带着一连串概念:街头摄影、不干涉摄影、不剪裁摄影……但最为人认可的,是他的 “决定性瞬间” 理论。什么是 “决定性瞬间”?卡蒂埃- 布勒松说: “在运动里面,会有特别的时刻,当这一刻出现时,动态进行中的各项因素,都处于平衡状态。摄影的任务就是抓住这样的时刻,把它里面的平衡状态拿稳、凝结动态的进行。”还有“不干涉对象”( 因为 “主体有任何不安的话,个性便会顿时失踪”) 和 “删减原始素材”。都很玄,后人一般理解只是 “通过抓拍手段,在极短暂的几分之一秒的瞬间中,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物加以概括,并用强有力的视觉构图表达出来”。卡蒂埃- 布勒松2004 年8 月去世,“决定性瞬间” 成为他留给世人最沉重的遗嘱,因为它几乎命令了所有摄影师去执行,或者,反抗。但是早在20 世纪60 年代,就有两个人背叛了这一经典。那就是罗伯特·弗兰克和威廉·克莱因( wiliiam Klein ),前者的《美国人》,逃离理性的形式、几何的构图,从理解美国人深处的孤独和冷漠出发选择那些非决定性的瞬间——那是一个分崩离听的时代的分崩离析的表现,主体涣散了,没有什么是决定性的,一切暧昧的细节都在参与解释它们所处的这个世界。而后者的影像更模糊、含混,没有精确二宇能言,就像后现代的文化一样:泥沙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