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内心的冲突

显而易见,在这些例子里,盲点的作用就在于保证掩藏的冲突不上升到意识层面。令人惊讶的是这一现象影响的人群范围之大。此外,受观察的患者不但有文化、而且有心理学知识,这一点更叫人称奇。如果说我们都习惯对不在乎的事物视而不见,那这个解释实在难以服人。还要指出,我们故意遗忘某事程度之深,取决于遗忘会带给我们多大好处。总而言之,这种伪盲点以极为简单的方式表明,我们是多么不想正视冲突。但这里真正的问题在于,如前面例子所示,我们如何能够忽视如此明显的矛盾。事实上,只有具备了某些特定条件,这一现象才可能发生。条件之一是对自身情感体验的极度麻木。另一个条件如斯特雷克指出的那样,则是生活在“隔舱”里。斯特雷克也曾指出盲点的存在,这里他指的是不合逻辑的分门别类、区别对待:这一类是朋友,那一类是敌人;这一组是家人,那一组是外人;这一群是工作关系圈,那一群是私人生活圈;这一圈是社会地位平起平坐的人,那一圈是地位比我低的人。因此,在神经症患者看来,在一个圈子里发生的事,与另一个圈子里发生的事并不会矛盾。只有一个人因为精神冲突而丧失了内心的统一感,他才会这样活着。因此,这种分隔是内心冲突导致分裂的结果,也是避免自己发现冲突的防御机制。这一过程与前述理想化形象的例子里并无不同:矛盾依然存在,但冲突神秘消失了。至于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则很难确定。然而,似乎人以群分的行为更为基础,这类形象是在其影响下才产生的。

卡伦·霍妮

原作者:卡伦·霍妮

卡伦·霍妮作品: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如何化解内心的焦虑》
卡伦·霍妮简介:

卡伦·霍妮 (Karen Danielsen Horney ) 往往被认为是个弗洛伊德学说的修下者或新弗洛伊德派,因为她的一些概念都是精心之作,又是对弗洛伊德学说的修正。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霍妮是社会心理学的最早的倡导者之一,她相信用社会心理学说明人格的发展比弗洛依德的性概念更适当。 虽然霍妮被称为“新弗洛伊德主义”的... (更多)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