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内心的冲突

他各种恐惧的浓缩版:即害怕自己的任何改变。患者抵触一切会改变自己的想法,主要会表现出两种极端态度:或者让整件事云山雾罩,感觉改变会在未来某个眩目的瞬间奇迹般发生;或者急于求变,但其实尚缺乏理解。第一种情况下,他们有这样的念头:“浅尝辄止地发现问题或者承认不足就够了”,可要想实现自我,他们就必须真正地改变自己的心态和动力,一想到这一点,他们就感到震惊、不安。他们总能看到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但总又无意识地抵触它。相反的姿态则是无意识中假装改变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来自患者对自身任何瑕疵都无法容忍的态度,但这也取决于其无意识的全能感,仿佛想让困难消失的念头,便足以将其驱散。 害怕改变其实是害怕事情会变得更糟,换句话说,就是害怕失去自身的理想化形象,变成已经被拒绝的自我,变得和别人一样,或被精神分析掏空灵魂、只剩躯壳;害怕未知、害怕被迫放弃既有安全机制与满足感,尤其害怕追逐那些自称能带他解脱的鬼影;最终,患者会害怕无力改变。我们之后讨论神经症患者的无助感时,可以更好地理解这种恐惧。

卡伦·霍妮

原作者:卡伦·霍妮

卡伦·霍妮作品: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如何化解内心的焦虑》
卡伦·霍妮简介:

卡伦·霍妮 (Karen Danielsen Horney ) 往往被认为是个弗洛伊德学说的修下者或新弗洛伊德派,因为她的一些概念都是精心之作,又是对弗洛伊德学说的修正。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霍妮是社会心理学的最早的倡导者之一,她相信用社会心理学说明人格的发展比弗洛依德的性概念更适当。 虽然霍妮被称为“新弗洛伊德主义”的... (更多)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