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 ℃
这两位先知从完全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个世界。约翰敦促人们悔罪,为的是怕耶和华发怒和惩罚他们。在这方面,他只是按照从西奈山的花岗石中挖出来的《旧约》中所说的去做。反之,耶稣(但当时还不十分坚定)却把人生看作他故乡的花朵那样,受到暖和的天气中灿烂阳光的爱抚。施洗者约翰宣讲“不!”耶稣却使劲说“是!”约翰和他的犹太同胞都认为即将来临的救世主,其形象就跟他们想象中的严厉的耶和华一样。耶稣所想的更为崇高,他心目中的万物之父,具有永无穷尽的耐心,还有一种超越人的理解的爱。这两种观点不可能妥协。
分享至:
热门推荐
原作者:房龙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Hendrik Willem Van Loon 1882--1944),荷裔美国人,著名学者。1882年出生在荷兰,他是出色的通俗作家,在历史、文化、文明、科学等方面都有著作,而且读者众多,他是伟大的文化普及者,大师级的人物。作家,历史地理学家。房龙青年时期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大学学习,获得博士学位,房龙在上大学前后,屡经漂... (更多)
标签分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