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句话语都坐着别的眼睛

每一句话语都坐着别的眼睛简介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的准自传

从小村庄走向诺奖领奖台,以锋利的笔刺破罗马尼亚社会表象

👁编辑推荐

◎ 赫塔·米勒,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生于罗马尼亚德语村庄,以诗的凝炼,散文的率直,描绘流离失所者的处境,通过写作这种沉默的行动,赋予弱小者以尊严。

◎ 《每一句话语都坐着别的眼睛》出版于2003年,收录九篇文章。作者讲述了从罗马尼亚小村庄到诺奖领奖台的传奇经历,是了解其生活与创作的绝佳切入点。

◎ 杏树、手帕、国王,幼儿园、工厂、新移民,告密、恐惧、逃跑,通过敏锐的视角与克制的语调,作者出入于生活与文学,熔淬成一篇篇锋芒毕露的文章,刺破罗马尼亚社会的表层。

👁内容简介

《每一句话语都坐着别的眼睛》是一部散文集,汇集了赫塔·米勒的九篇文章,主题各不相同。作者运用冷峻、超现实的诗性语言,表达了对现实环境的内心感受,对流离失所的生活状态...

每一句话语都坐着别的眼睛 名言/名句/语录

村庄国王“微微鞠躬”,他摇晃着,仿佛周边的一切都在摇晃。我们生活的地方自我蚕食,直到连人一起吃掉,直到人们死在自己手上。只有城市国王践约着“国王鞠躬国王杀人34;的后半部分。城市国王的手段是恐怖,不是村人与生俱来的害怕,而是有计划的、贯穿神经的、冷酷地强加于我们的恐惧。我从村庄花边来到城市的柏油路地毯,这里虽然没有死亡之日的陈列馆,但国家制造的死亡却爬上脚踝。头几年,这些恐怖的场景只发生在陌生人身上,我只在一般意义上感到害怕。离得近,为的是不看见,远远躲开,想搞明白它针对谁。本能的同情一时攫住我的神经,然后又离我远去。我站在那儿,看着围观的人群中有人被逮捕、被殴打、被踩踏,我攥紧拳头,紧闭双唇,指甲深深嵌入掌心,直到疼痛为止。然后我继续前行,上腭干燥,喉咙冒火,步伐僵硬,仿佛胃和双腿充满腐臭的气体。内心充满因无力阻止而带来的软弱的犯罪感,夹杂着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卑劣的幸运感。实际上,每个围观的人都可能是下一个目标。因为除了呼吸,没有什么还被允许。要想找借口整人,放眼望去,比比皆是。 读书或写作也都于事无补。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你认为这本书严肃,而另外一本却肤浅。我只能回答,那要看它在大脑中引发迷失的密度,那些立刻将我的思想吸引、词语却无法驻足之处的密度。文章中这样的地方越多,就越严肃,这样的地方越少,就越平庸。直以来,我评价一篇文字的优劣仅此一个标准。 月亮有时像马蹄铁有时像一颗杏挂在空中,屋顶上的风信鸡像吵吵闹闹的象棋子,朝火车相反的方向跑去。 在我看来,物体不认识它们自己的制作材料,姿态手势不认识自己的感觉,词语不认识把它说出来的嘴巴。但是为了确认我们的存在,我们需要物体,我们需要姿态手势,我们需要词语。归根结底,我们能用的词语越多,我们就越发自由。无来由的恐惧的瞬间也许是最接近真实的存在。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