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挡太平洋的堤坝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简介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写实作品,它以20世纪早期法属印度支那为背景,描写了移居到殖民地来的一个法国普通庭的生活:母亲的不幸遭遇、苏珊及其哥哥约瑟夫的爱情故事。母亲深受法国官方宣传的“到殖民地发财”的影响移居到印度支那,丈夫去世后她独自一人艰难地挑起了全家的重担,最后用长期的积蓄向殖民地当局购买了一块土地进行耕种,然而这块土地每年都要受太平洋海潮之害,因此经济破产,这个家庭只能处于白人的底层。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来源于作者的真实经历。玛格丽特的父亲死去后,47岁的玛丽·多纳迪厄(玛格丽特的母亲)已是殖民地年纪最大的女教师,她希望能被从条件恶劣的金边调回相对繁华的河内或西贡,这两个大城市对她儿女的教育有利,然而当局依然不顾恳求地将她派往了交趾支那穷乡僻壤的永隆——离西贡5个小时车程。1927年,多纳迪厄夫人清苦的生活由于得到了一块三百公顷的水稻租让地而重燃希望,她开始带领孩子们(并且雇佣当地人)修建房屋和拓荒,向放高利贷的印度人借钱筑堤坝,做起了发财的美梦。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末,发表于1950年。当时的法国依然处于殖民地时代,二战后,为了捍卫在殖民地的最后利益,法国卷入印度支那战争(1946—1954)。直到1955年,法国才真正结束了对越南的殖民统治。那时,法国社会的种族观念相当普遍,生活其中的杜拉斯深受影响。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