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十四个

诗人十四个简介

十四位古代诗人和一个现代闯入者

一场始于1600年前的诗歌沙龙

七堂围绕“春天”意象与“青春”经验的文学课,

以现代心理学解读古代诗人,

诗与心灵自由飞动,

抵达诗歌中那些恍兮惚兮的微妙细节,

让古代心灵中幽微隐秘的部分重见天日,

成为与现代生命体验共情的丰富资源。

《诗人十四个》围绕“春天”意象与“青春”经验,渴求与接纳两种生命态度。全书根据这些主题分为七章,每章选择两个诗人,讲解其在这一主题下的文学样貌与诗人个人气质,并在两个诗人的对比中,呈现诗歌的不同解读,展现生命的矛盾性和可能性。

诗人十四个 名言/名句/语录

当我思索王昌龄的诗句“三月桃李花时的爱情”是什么样的,就想到了王昌龄的诗句“昨夜西风露井桃”。我觉得这首《春宫曲》最能代表盛唐气象。盛唐气象并非华屋高堂、金戈铁马,而是一种自由舒展、充满希望的感觉。 但在盛唐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由结合着积极行动的意志,充满了外溢的热情。陶渊明在自然中体会过这种力量,所以他写出了“草木纵横舒”的春之赞歌,但那毕竟是独属于自然的盛事,并对比着人世的不堪。而王昌龄的“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与李白的“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却将社会的风貌 轻舟南垞去,北垞淼难即。 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这首诗和王维在辋川时写的很多的诗一样,不交代出游的动机,只是一个“偶然”。《终南别业》中的“兴来每独往”与《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的“辄便往山中”也都是这种偶然。这一次,他忽然想驾舟从南垞出发。小船航行了很远,欹湖的北岸几乎就要看到,几乎就要登上。这首诗写的是在水中央的感觉。 [解读苏轼《八声甘州》一句“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谢安受到朝廷猜忌去山东半岛做官时,为自己做了渡海的衣服,意在希望老了之后能从山东回到绍兴,可到那里不久就去世了。 他写了云,月,花这三种自然中最美的事物,群玉山,瑶池,巫山这三个传说中最著名的女神居所,以及“以汉喻唐“ 惯例中的赵飞燕,甚至对玄宗都有直接的描写,贵妃本身却被隐匿了。具象只能描述有限之美,隐匿则是唯一适合描述无限之美的方法,就像上帝的容貌隐匿在世界的背后。李白用这种隐匿终结了对杨贵妃的叙写,再也没有人能够超越。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