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艺术

人生的艺术简介

《人生的艺术》:梁漱溟先生一生著述极丰,主要著作有:《印度哲学概论》、《究元决疑论》、炼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论文集》、《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乡村建设大意》、《乡村建设理论》、《朝话》、《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我的努力与反省》、炼方学术概观》、《梁漱溟教育论文集》等数十种。梁先生生前著有大量探讨人生、治学等方面的文章,此次我们从梁先生众多关于人生和治学的著述中精选出数十篇,按照其所论述的主题将其分为上下两编。由梁先生的长子梁培宽先生亲自审定篇目,并将本书命名为《人生的艺术》。

梁漱溟先生自谓问题中人,并且将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探求人生、社会和学术的问题之中,在本书中,先生细腻坦诚的笔触之下,其艰难跋涉探求人生、治学、社会等问题之解决途径的躅躅身影清晰可见;而先生九十多年的人生轨迹中学习之历程、思想之嬗变以及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精神也纤毫毕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从而为了解和研究中国最后的大儒——梁漱溟先生的人生经历、学术思想以及生活情操提供了丰富而翔实的资料。

人生的艺术 名言/名句/语录

人之有生,正如万物一样是自然而生的。天雨,水流,莺飞,草长,都顺其自然,并无目的。人生的意义在创造,是于人在万物中比较出来的。人类的创造表现在其生活上、文化上的不断进步。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他会用心思去创造。不过创造有大有小,其价值有高有低。是不是创造,要看是否用了心思;用了心思,便是创造。表现于外面的创造叫“成物”,表现一个人生命的创造叫“成己”。 我们生在今日谁都推脱不了这责任。你们年轻的同学,责任更多。你们眼前的求学重在求己,末后却要重在成物。眼前不忙着有表现,却必要立志为民族为世界解决大问题,开辟新文化。这样方是合于宇宙大生命的创造精神,而实践了人生的意义。 陶先生又说:“往往大人写几千字的文章,虽无错字,或不通之处,但是无趣味无价值。笑傲孩子写的很短,许有错字或不通之处,但颇有意思,因为他是真的。” 情志一面之教育根本与知的一边之教育不同。即如我们上面所说知的教育之所以必要,在情志一面则乌有。故其办法亦即不同。知的教育固不仅为知识的授给,而尤且着意智慧的启牖。然实则无论如何,知识的授给终为知的教育最重要之一端;此则与情志的教育截然不同之所在也。智慧的启牖,其办法与情志教育或不相违;至若知识的授给,其办法与情志教育乃全不相应。盖情志是本能,所谓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为一个人生来所具有无缺欠者,不同乎知识为生来所不具有;为后天所不能加进去者,不同乎知识悉从后天得来(不论出于自家的创造,或承受前人均为从外面得来的,后加进去的)。既然这样,似乎情志既不待教育,亦非可教育者。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