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简介

《 荣耀》是小说大师纳博科夫重要的俄语代表作,是纳博科夫笔下难得的颇具青春气息的“纯真年代”,描述俄罗斯青年马丁的勇气、彷徨与冒险经历。这部成长小说充分反映了纳博科夫充满“喜悦”的散文风格,在对幸福的感受和传达方面,它远远胜过其他。

纳博科夫曾说,《荣耀》主人公马丁是其笔下所有年轻男性中最善良动人的形象。许多评论家认为,《荣耀》是纳博科夫经典自传式回忆录《说吧,记忆》之前的一场想象演练。纳博科夫自己也坦言,主人公马丁“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认作是我的远亲,我与他在童年记忆和长大后的个人好恶方面存在某些共同点”。

这部早期作品奠定了纳博科夫的风格,一是对细节的刻画,即厄普代克所说的那种“朦胧的精准”;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一种“喜不自胜”,就像“无论是恶劣的天气,还是卧室里的严寒,都不能改变马丁沉思冥想、充满生活乐趣的精神”,这便是纳博科夫所具有的,在艰难环境中仍能追求个人快乐的天才。

此版本由著名翻译家石国雄老师由俄语译出,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文的韵味与美感。与纳博科夫后期的“烧脑神作”相比,《荣耀》情节流畅而富于诗意,是非常易于亲近的一部作品。对于熟悉纳博科夫的读者而言,可以随它重返纳博科夫的年少记忆。对于不熟悉纳博科夫的读者来说,它是一条通向纳博科夫广阔的文学迷宫的美妙小径。

荣耀 名言/名句/语录

在回忆中马丁发现,自己的生活具有某种奇怪的特点:他会在不知不觉中将幻想转变为现实,就像自己过去曾把它们化入梦中一样。这种特点仿佛为自己新近生发出的一系列幻想— 一次秘密的非法探险—提供了保证,使得它们也会坚实起来,在自己的生活中得到实现,就像他过去对足球比赛的梦想如今已然成为现实。 后来马丁开始猜想,不仅是索尼娅,所有他俩共同的熟人不知怎的都在回避他,无论谁都不需要他,无论谁都不喜欢他。他去布勃诺夫家里拜访,布勃诺夫却用奇怪的目光盯着他,请他原谅,然后继续埋头写作。他觉得,再这样下去,他就会变成索尼娅的影子,将在柏林的人行道上遛来遛去,直至生命的尽头,把他心中日益成熟、重要而庄严的东西白白浪费在感情上。最后,马丁决定离开柏林,在清除旧念的孤独中思考探险计划。 每到夜里,他便久久无法入眠,想象着无数次的艳遇,想象着在黎明时分的城市中等待他的所有那些姑娘,偶尔他还会反复叫出某个女人的名字——伊莎贝拉,尼娜,玛加丽塔——一个依旧冰冷、无人认领的名字,就像一座女主人迟迟不来入住、充满回音的空房。他揣度着,这些名字中哪一个会突然获得生命,变得异常鲜活熟悉,他将永远不能像现在这样神秘地叫出它。 花瓣从杏树上飘落,躺在湿 漉漉的小径那黑乎乎的泥土上,白花花的,让人联想起姜饼中的杏仁。 离巨大的黎巴嫩雪松不远,孤零零地长着一棵白桦,它的枝叶特别倾 斜(像姑娘梳头时一样,让头发从一侧垂下,就这么停住不动了),只 有白桦才有这种样子。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