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的生命

缤纷的生命简介

这本《缤纷的世界》由许多方面都可以看说是达尔文《物种原始》的续集。若说达尔文是第一位蒐集所有资料,综论出物种是如何而生的科学家,那么威尔森便是网罗所有资料,综论出物种如何死亡的第一人。 书中所传达的中心思想是:人类已经迫使生命族群陷入演化史上前所未有的惨剧中。其中礼赞著生命的丰富,也预警著它们的急速逝去,由此综观生命演化的过程。在其中最后一章,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宗教观--「环境伦理」,指出人们应了解我们正身处于众多物种之中,唯有负起尊重、保育生物丰度之责,我们人类才能繁衍下去。 配合了充满生机的插图,全书充满魅力,没有令人不耐的学究味。也为纽约公共图书馆评选为本世纪「世纪之书」自然科学十大好书之一。 作者简介 威尔森(Edward O.Wilson) 1929出生于美国阿拉巴马州伯明罕。1949毕业于阿拉巴马大学。1955获哈佛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同年开始在哈佛大学执教。目前任职于佩莱格里诺大学,并为哈佛大学的昆虫学研究员。 威尔森为美国当今生物理论界翘楚,1969获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还曾荣获全世界最高的环境生物学奖项,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克拉福德奖。1966时代杂志也评定其为影响美国当代最巨的二十五位美国人物之一。

缤纷的生命 名言/名句/语录

答案是新物种多为功能低廉的物种。许多新物种在外表特征上可能非常不同,但是在基因上仍然和其祖先及其共存的两似种相似。假如它们占领了一个新的生态区位,其使用方式可能相当没效率,它们未经浩繁突变的洗礼及天择的筛选,而这些正是能让它们出生后,可牢固地进入所生存的生物社会的必要过程。一对对新造出来的两似种,通常在食性、筑巢位置、特殊疾病之罹患及其他生物遗传特征方面相当类似,故难以共存。这些每一项都会在竞争下相互倾轧挤迫。接着它们盘踞不同的领域,以至于当地群落并未因两新种之出现,而变得更丰饶。 高度的生物多样性仍需历经漫长的地质时间,并累积巨大的特有基因存库。最丰饶的生态系统,需历经数百万年的费时旷日的努力始能造就。更真确的是,只有少数新物种有机会进入新适应区域,创造若干惊人的与延伸多样性的境界。一只熊猫或一棵红杉代表了某种罕见的雄伟进化的成就,这需要靠幸运的机会与漫长彻底地探索未知的环境、长期地试验、不断遭遇失败,始能创造而成。这些物种的创造,是悠久历史的一部分,而这个地球并没有方法回到从前,重新来过,而我们也没有时间重见进化之进行。 雨林就像古老地图上,空白海域中隐藏的无名岛屿,像从海面远观逐渐沉入深处的暗礁浮映出的黑影。雨林吸引着我们前去,让人产生奇异的恐惧。 工蚁有如小小的“神风特工队员”,为了保卫蚁巢或掌握食物来源的控制权,随时准备(甚至是渴望)赴死。他们的死亡对群体而言微不足道,还不如一只独居动物身上掉下来的毛或爪尖。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