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欢喜消遣人

世间欢喜消遣人简介

《世间欢喜消遣人》是一本关于朱光潜毕生作品的精选集,全面展示了其思想精华和美学思考,从各个方面向读者娓娓道出了一个自在、自我的人生应该是怎样度过的,给予当今浮躁社会的人们以有益的指导。

《世间欢喜消遣人》所选文章的作者朱光潜是中国美学界的大师,是中国系统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第一人,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蜚声中外。

《世间欢喜消遣人》为四色印刷,内文中插入了几十幅精美的艺术名画,让读者在阅读大师优美文字的同时,也能徜徉于视觉的享受中。

世间欢喜消遣人 名言/名句/语录

自然界事物都有一个节奏。脉搏一起一伏,呼吸一进一出,筋肉一张一弛,以至日夜的更替,寒暑的往来,都有一个劳动和休息的道理在内。草木和虫豸在冬天要枯要眠,土壤耕种了几年之后须休息,连机器输电灯线也不能昼夜不息地工作。世间没有一件事物能在一个状态维持到久远的,生命就是变化,而变化都有一起一伏的节奏,跳高者为着跳得更高,先蹲着很低;演戏者为着造成一个紧张的局面,先来一个轻描淡写;用兵者守如处女,才能出如动兔;唱歌者为着要拖长一个高音,先须深深地吸一口气。事例是不胜枚举的。 嫌人生短促,于是设种种方法求永恒。秦皇汉武信方士,求神仙,以及后世道家炼丹养气,都是妄想所谓“长生”。“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这本是诗人愤疾之言,但是反话大可作正话看;也许作正话看,还有更深的意蕴。 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物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静。我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你的心界愈空灵,你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你的心境愈空灵,你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所以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世喧嚷中,你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语便源源而来。这就是忙中静趣。 总之,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卸;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从前儒家讲心性的话,从近代心理学眼光看,都很粗疏,只有孟子的“尽性”一个主张,含义非常深广。一切道德学说都不免肤浅,如果不从“尽性”的基点出发。如果把“尽性”两字懂得透彻,我以为生活的目的在此,生活方式也就在此。人性固然是复杂的,可是人是动物,基本性不不外乎动。从动的中间我们可以寻出无限快感。这个道理我可以拿两件小事来印证:从前我住在家里,自己的书房总喜欢自己打扫。每看到书籍零乱,灰尘满地,你亲自去洒扫一过,霎时间混沌的世界变成明窗净几,此时悠然就坐,游目骋怀,乃觉有不可言传的快慰;再比方你自己是喜欢打网球的,当你起劲打球时,你还记得天地间所谓烦恼么?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