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和他的红楼梦简介
大荒山
无稽崖
青埂峰
别人问我来历
我便如此回答
这是蒋勋老师的小诗,也是他的自述,蒋老师从童年就和《红楼梦》结了很长的缘,直到现在,《红楼梦》也是蒋老师的枕边书,他曾说过:“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里面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蒋勋老师既有哲学家的睿智,又有文学家的感受力和诗人的气质,同时还有艺术家的灵性,最重要的是,还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所以蒋老师对《红楼梦》的解读是人性的、青春的、悲悯的综合。
有人觉得蒋勋老师是红学新立一派,超越考据、立足《红楼梦》文本,这在经典的解读历史上是一个极大的进步。
《蒋勋和他的红楼梦》写出一种无法言说的生命遗憾,那遗憾没有绝对的对错是非,只是留在心里,便纠结牵连成永世不尽的缠绵。《红楼梦》中青少年的性爱,常在一种流动、变换、不定型的状态。宝玉爱黛玉、宝钗、袭人、金钏儿,他也爱秦钟、蒋玉菡,甚至柳湘莲、北静王。男性或女性,对他而言,并不是重点。他眷恋美、善良、才情,他眷恋前世与他有缘的生命,他的眷恋,情多过于欲,情深如此,并没有性别的差异。黛玉葬花使许多人感动,因为我们或许已经埋葬了自己最美好的部分,我们妥协地活着,但是我们埋葬自己的“花冢”还在某处,作为曾经美好的纪念吧。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