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作家

三作家简介

本书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代表作之一。茨威格分别为世界文坛上三位卓越的作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法国作家司汤达和意大利作家卡萨诺瓦立传,展现了他们非凡的人生际遇和创作生涯。在记叙三位传主生平的同时,茨威格极其善于心路历程的刻画和性格特征的描写,语言酣畅淋漓,富有气势,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卡萨诺瓦

如果说卡萨诺瓦是欧洲某地的一座雕像或一幅画像,在得到这本书之前,我对他全然不知,他对我来说等于全不存在。《三作家》译者王雪飞先生在《英译汉新序》中安慰我说:“卡萨诺瓦何许人也?普遍知之甚少。我是在接受了翻译此书的任务后才碰到这个名字的。”但是,王雪飞先生说,在欧洲,卡萨诺瓦的名字却是妇孺皆知。这个1725年来到这个世界又在1798年离开这个世界的意大利教士、作家、间谍、外交官和冒险家卡萨诺瓦,1757年为法国做出一项很大贡献,是他把彩票引进了巴黎,此举使他在财政金融界有了声望,在贵族当中赢得美名。王雪飞先生介绍,卡萨诺瓦在写作上是多面手,他写过应景诗、评论,翻译过《伊利亚特》,还写过小册子,讥讽威尼斯贵族阶级,特别是有权势的格里马尼家族,他的自传《我的生平》(6卷)是他最主要的著作,写得很生动,另外,他还写了5部长篇小说,20部喜剧和一些乐曲。王雪飞先生这样定位和评价卡萨诺瓦:作为文艺复兴的产儿,卡萨诺瓦是一位典型的自由思想者和世界主义者,他的自传不失为18世纪欧洲各国都会的杰出写照。向《三作家》译者《英译汉新序》中可以知道,卡萨诺瓦年轻时就因品行不端而被圣西普里安神学院开除,从此开始他丰富多彩而又放荡不羁的生涯,一度为罗马枢机主教效劳,后在威尼斯当小提琴手,1755年返回威尼斯后,有人告发他是巫师,被判刑5年,关在总督宫监狱,1756年10月31日越狱后,前往巴黎。斯蒂芬·茨威格《三作家·卡萨诺瓦·好色之徒》这样写道:“就上帝创造的所有艺术而言,卡萨诺瓦是个半吊子,是个写写蹩脚诗歌和干瘪论文的三流作者而已;他拉的小提琴还算凑合;而说到他的谈吐,至大不过是个半瓶子醋的杂家而已。对于魔鬼创造的各种玩意儿,譬如菲罗牌、比利比(biribi)、丢骰子、多米诺,还有信心测定术、炼丹术,以及种种骗术,他倒是算得上一位行家里手呢。而卡萨诺瓦更是所向无敌的猎艳高手。他这方面的诸多才艺,虽然有些残缺和拙劣,但是加上一点熟练的化学技能,使他成了个情场专家。毫无疑问,他是精于此道的一流天才。

司汤达

《三作家》介绍的第二个作家是司汤达。司汤达的《红与黑》,中国人早已都很熟悉,评论家也有许多论述,我们可以省去许多笔墨。这里只说一件事。1783年出生于法国的司汤达不知道,远在东方,20世纪80年代的最后一年,一个大学毕业生被分配到苍莽大山环抱着的一座小城的职业中学,那所职业中学建在小城市郊的一座山上,他就住在那所学校里。举目无亲,他靠学校阅览室为他做伴,他读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读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也读司汤达的《红与黑》。黑夜之中,站在校舍前,寂寞极了,他甚至在心里喊,地震吧,再来一场运动吧。一个月圆之夜,学《红与黑》中的于连,他用一封信去触摸一位女教师的手。后来听说,他娶妻生子,操持家业,落到实地了。

托尔斯泰

《三作家·托尔斯泰·托尔斯泰的一天》:“他猛地一惊,醒了过来。隔壁房间好像有脚步声?是的,偷偷摸摸的脚步!他不声不响地下了床,透过钥匙孔朝书房望去。里面亮着灯。有人在搜他的写字台,翻他的日记本,这个窥探他的良心秘密的人恰恰是他的夫人索菲娅·安德列耶芙娜。她想了解他的内心秘密,甚至不让他有单独接触上帝的隐私权。在住处,在生活中,在心灵上,他处处都被强烈的贪欲和好奇心包围着。”人们都知道,1910年10月28日,一代文学大家托尔斯泰在82岁高龄上离家出走,几天以后,病死在一座小火车站上。托尔斯泰出走前给妻子留下一封信,他在信中说:“对于你不能同我在精神追求上保持一致,我没有,也不能指责你。因为每个人的精神生活是他同上帝之间的秘密,别人无权要求什么。如果我这样要求过你,那就错了,这是我的不对。”终其一生,托尔斯泰的夫人不能理解托尔斯泰,正像余杰在《俄罗斯之魂》中所说的,面对共同生活了半个世纪的妻子,他几乎无能为力了。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