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书简

狱中书简简介

这是一本从敌人的监狱中寄给友人的信的集结。这不是偷偷地传送出来的,而是必须经过敌人检查的信,因而,它不能够谈一些可能被敌人认为是违碍的事情和问题,只能写一些平淡的、零碎的感想和小事。但是,即使是这样,这一束信札还是闪着耀眼的光芒;即使谈的是小事和片感,还是反映出了作者的人格的光辉,如同一滴海水也还是会反映阳光一样。作者在信中谈读书的感想,谈一些往事,谈一些生活中的印象,也谈小鸟,谈动物,谈花草,谈自然的景色。

《狱中书简》由朋霍费尔的好友埃伯哈特?贝特格在他遇难后整理出版,收录朋霍费尔在狱中写给亲友的书信、诗歌和杂感断简。其中既有他对一生所学与所思的深沉回忆,也有他与父母朋友之间感情真挚的通信。如果说他以前的创作多是他神学思想的记录,那么《狱中书简》更像是他脱去神学家外衣之后更真实的自我表达。他明知生命将歇,却依然正气凛然,在纳粹绞刑架下,发出一个圣徒最后的声音,他说,“这,就是终点。对我来说,是生命的开端。”

狱中书简 名言/名句/语录

我们是怎样渴望这新的东西的诞生,可命运却注定这是一个对于我们来说将极其漫长的过程,而我们又是经常地缺乏耐心和明识,以至于往往造成种种苦难。 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乐观主义,绝对不应当受到轻视,即使它已经千百次地被证明是错误的。它是病者绝不该非难的 健康与活力。 我们得到的印象是:愚蠢是后天形成的,而不是天生的;愚蠢是在某些环境中形成的,在这种环境中,人们把自己发展 成蠢人,或者允许别人把自己发展成蠢人。我们还进一步注意到,比起不善交际或孤寂独处的人来,在倾向于或注定要群居或 相互交往的个人或团体当中,愚蠢要普遍得多。由此看来,愚蠢是一个社会学问题,而不是一个心理学问题。它是历史环境作 用于人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特定的外部因素的一种心理副产品。 品质是所有形式的一致性的死敌。在社会方面,它意味着一切对地位的追逐的中止,意味着对“明星”的崇拜的中止。它要求人们的眼睛既向上看,也向下看,尤其是在选择朋友方面更是如此。在文化方面它意味着从报纸和收音机返回书本 ,从狂热的活动返回从容的闲暇,从放纵和挥霍返回沉思与回忆,从剧烈的感觉返回宁静的思考,从技艺返回艺术,从趋炎附 势返回温良谦和,从虚张浮夸返回中庸平和。数量会彼此争竞不休,而品质却相互弥补而自足。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