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尔特的薄暮

凯尔特的薄暮简介

本书是叶芝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部特殊的作品。之所以说它特殊,原因有二:第一,这是诗人叶芝以诗歌的笔法写出,却又并非诗集的作品。第二,这是诗人用来表达他对爱尔兰永恒的热爱的一部重要作品。实际上,这是一部叶芝饱含着诗人的激情整理出的一部优美的爱尔兰神话传说集。诗人浸淫在爱尔兰文化中多年,对于爱尔兰传说中的仙女等等魔幻力量的存在深信不疑,这种浪漫信仰给他的诗歌创作增添了特殊光彩。为了回报爱尔兰民族文化这个提供给他以无限灵感的美的母体,叶芝用诗人的笔触,记录下他喜爱的凯尔特风土人情。本书集结了或绵延数页,或寥寥几句的乡人闲谈和神话传说,风格和形式有点类似我国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不过,与《聊斋》不同的是,本书更多的是强调诗人本人对于魔幻世界的思索与感激。

凯尔特的薄暮 名言/名句/语录

当我挣脱杂乱的争辩之丛后,我告诉自己,仙人们确确实实存在,只有我们这些既没有单纯心灵,也缺乏智慧的人才会否认这一点。从古到今的心地单纯者和智者都曾看到过它们,甚至和它们交谈过。就像我认为的那样,它们就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过着激情四溢的生活,我们只要让自己保持单纯的本性,不失激情,死后就可以加入它们。但愿死亡把我们与一切传奇相连;但愿将来有一天,我们能在黛绿群山中与巨龙作战,或者领悟到一切传奇,实乃‘糅杂了人类在更加恢弘的日子里,将犯罪孽的图像预言。 一个人的所见所闻会构成他生命的丝线,假如能从繁复的记忆线轴上将这丝线心扯下,任谁都可以用它随意编织出自己满意无比的信仰之袍。 比起理论,我更喜欢听象牙之门在铰链上转动的声音,也相信只有穿过洒满玫瑰的门槛的人,方能窥到远方牛角之门的幽幽光亮。如果我们能够不作他想,干脆地发出占星家李利在温莎森林发出的呼唤,也许对我们最好--‘女王,仙人的女王,来吧。’我们还应该像他一样记住,上帝会在梦中访问他的孩子。高挑的、周身闪耀微光的女王啊,靠近些吧;容我再看一看,你那浓密美艳的乌发。 在一个驱逐了想象的传统的社会中,只有很少人——成百万人中的三四千人而已——受益于其性格或者环境,再加上必不可少的艰辛努力,才得以理解那些想象的事物,然而,“想象就是人类本身”。中世纪的教会把一切艺术都拿来为己所用,因为人们知道,当想象枯竭时,能够唤醒睿智的希望和持久的信仰,能够帮助理解慈悲的那个主要的声音——或者说唯一的声音——将只能变得话不成句,或者干脆陷入沉默。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