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希那穆提作品
智慧的觉醒经典语录
1 、一个人内心不分裂,不支离破碎,才算一个真正的个体。 危机不在外部世界,而在意识本身。直到我们了解了这个危机,不是表面了解,不是听从某些哲学家的论调,而是自己通过探究它、检查它,真正深刻地了解它,我们才能实现一些改变。我们关心心理上的革命,只有人与人之间存在正确的关系时,这样的革命才会发生。 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生活在野心、贪婪、恐惧、渴求成功如此等等的世界中 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 不要有一颗喜欢竞争、野心勃勃、奋斗、比较、模仿的心,这样的心是不可能爱的。 爱当中是没有悲伤的。 2 、我不知道,并不表示我想知道;我真的不知道的时候,才真正走下了阶梯,心才变得谦卑,这就是克氏不知道即智慧,而我太想知道了,太想表达自己的知道了,于是挥霍着自己的智慧,而终于变得没有智慧了,思想,只能运行在知识的笼牢里,知识是过去,思想只能是用过去投射已知的未来。 3 、我们必须自己搞清楚死亡意味着什么,然后就不会有恐惧了。 独立意味着心理上不依赖他人,不执着任何人,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爱,爱并不是执着。独立意味着内心深处没有任何恐惧,因此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上的冲突。 我的关系只在当下,而不在过去,因为如果我的关系植根于过去,我就跟当下失去了联系。秩序意味着处于自由当中的行为。自由意味着爱而不是快乐。如果我们观察了这一切,就会非常清楚地看到,不可思议的绝对秩序是存在的。 重要的不是学习,而是去看、去听。 要活得彻底、充分,就不能被过去干扰。
关系之镜:两性的真爱经典语录
1 、☀ 失去这个人之后所感受到的寂寞、苍凉、痛苦,在你还没恋爱以前就存在了。你所谓的爱只是一种刺激,暂时掩盖你的空虚。你通过另一个人来逃避寂寞,利用这个人掩盖寂寞。你的问题不在于这段关系,而是你自己的空虚。逃避是很危险的,因为它就像某种药,把真正的问题隐藏起来。这是因为你心中没有爱,所以不断从外在寻找爱来填补自己。这种缺乏爱的表现导致你寂寞,等你看清楚这个事实,你就不会再靠外来的人事物来填补内心的空虚。——彻悟的觉者、哲学家、心理学家、灵性导师❀克里希那穆提教诲 2 、当你观察一棵树,一弯月亮这些身外之物,你总会用到“树”、“月亮”这些词语。你能否在注视那弯明月、那颗苍树时不去为他们命名,不用词语区分呢?你可不可以仅仅只是“看”,而不去想它们的名字、这些名字的涵义,不去想它叫做“树”还是其他?现在,你能否在看到你的妻子、你的丈夫或孩子时,将“妻子”这种词语抛在脑后,摆脱那种形象?你试过吗?当你观察某种事物,而不联想到任何词语、任何名目、任何你为“她”或“他”创造出的样子,那么在这种“观察”中就不会有一你为出发点的中心视角,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吧。词句其实就是思想,思想是记忆的产物,所以记忆、词语、念想、形象这样的东西一直介入你和他人他物之间,对吗?但无论是逻辑思想、词语、词语的内容,还是词语的意义,这些都不是 3 、学习欲望是训导,不是控制。如果你真的学习了,那么一切都会解决;但如果你说你必须控制欲望,那你便脱离轨道,步入歧途了。当你看清了欲望的整个运动过程,你就会发现念想以及其创造的形象就不会介入打扰了,到时你只是在注视,在感受。这有什么不对的呢?

1页 / 

2

克里希那穆提 经典语录

克里希那穆提

克里希那穆提简介:

吉杜·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公元1895年5月12日—公元1986年2月16日),印度哲学家。是近代第一位用通俗的语言,向西方全面深入阐述东方哲学智慧的印度哲学家。在二十世纪一度对西方哲学和宗教领域产生过重大的影响,随着互联网信息的革命,其思想近年来才被中国大陆知识分子慢慢熟知,影响力也逐步慢慢扩大。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被印度... (更多)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