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回忆录(1989-1994)

我的定义:培尔-金特是平民的浮士德。 …… 很多批评认为易卜生热衷社会问题的提出和解答,我以为他本质上还是一个诗人。 到了晚年,他又去写纯粹想象的剧本。…… 现代把他看成过时过气的,其实他是不朽的。他的社会剧不公式,不概念。 什么是现实呢?就是不公式、不概念化。所谓“体验生活”,这种方式本身就是概念的。 我不反对写实主义,我反对伪写实主义。徐悲鸿是伪古典伪写实。他的弟子既不懂古典,也不懂写实。 易卜生写对话极精炼,一句不多。他之前,挪威戏剧对话用丹麦话,到了易卜生,用挪威语。受他影响,瑞典出现斯特林堡,丹麦出现勃兰兑斯,德国霍夫曼斯塔尔,意大利贾科萨,英国,是萧伯纳。 他有自己的舞台世界和独到之处。他担当了一个人性的可能。而且是大的可能,而且发挥到极致。

木心

原作者:木心

木心作品: 《文学回忆录》 《素履之往》 《琼美卡随想录》 《哥伦比亚的倒影》 《鱼丽之宴》 《即兴判断》 《从前慢》
木心简介:

木心 1927年生于浙江桐乡。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82年定居纽约。陈丹青的导师。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曾出版多部著作。 1927年2月14日(西方情人节)生,浙江乌镇东栅人,据称,木心与作家茅盾(沈雁冰)两家有较远的姻亲关系。木心先生的大甥婿郑儒针是香港银行前行长——郑铁如先生... (更多)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