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回忆录(1989-1994)

中国字,只能生在中国,死在中国。现代艺术流派越来越多。这是个坏现象。上次讲过一个公式:直觉——概念——观念从希腊到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人类可以划在自觉时代。自觉的时代,很长,后来的流派都想单纯进入观念,却纷纷掉在时空交错的概念里。《诗经三百篇》一点没有概念。完全童贞的。李白杜甫更是概念得厉害。到了宋,明,清,诗词全部概念化。由此看,我的翻了脸的爱国主义,转了背的理想主义,事出无奈,但事出有因。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文学是人学。电视屏幕越来越大,人脑越来越小什么事,都不要大惊小怪,推向极端。开始读书要浅,浅到刚开始就可以居高临下。

木心

原作者:木心

木心作品: 《文学回忆录》 《素履之往》 《琼美卡随想录》 《哥伦比亚的倒影》 《鱼丽之宴》 《即兴判断》 《从前慢》
木心简介:

木心 1927年生于浙江桐乡。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82年定居纽约。陈丹青的导师。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曾出版多部著作。 1927年2月14日(西方情人节)生,浙江乌镇东栅人,据称,木心与作家茅盾(沈雁冰)两家有较远的姻亲关系。木心先生的大甥婿郑儒针是香港银行前行长——郑铁如先生... (更多)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