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回忆录(1989-1994)

出於大家熟知的緣故,本書各處,奉命刪除,僅此告白以讲文学为妥。文学是人学中国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文化问题,不用一个世界性的视野,无法说。我讲世界文学史,其实是我的文学的回忆我的文學,有政治性,是企圖喚回人類的自愛,推己及人,重要的還先不是“人”,是“己”。若人人愛己,就好辦了。西方是個人主義。個人主義,是指先從自己做起,不是自私自利【新生】就是寫這樣一段愛——每個人都經歷過的一段無望的愛情,“愛在心裡,死在心裡”發育時,生理上也會渴望寫詩——但丁就這樣寫起來【神曲】涵蓋甚大,中世紀哲學·神學·軍事·倫理。以現代觀點看,【神曲】是立體的【離騷】,【離騷】是平面的【神曲】。【神曲】是一場噩夢,是架空的,是但丁的偉大的徒勞好比一瓶酒。希臘是釀酒者,羅馬是釀酒者,酒瓶蓋是好的。故中世紀是酒窖的黑暗,千餘年後開瓶,酒味醇厚。中國文化的酒瓶蓋,到了唐朝就掉落了,酒氣到明清散光。“五四”再把酒倒光,摻進西方的白水,加酒精陶淵明,雙重隱士,實際生活是隱退田園,隱掉了。文學風格是恬淡沖和,也隱在種種高言大論之外。陶淵明不在中國文學的塔內,他是中國文學的塔外人。正由於他的第二重隱士性,所以生前死後,默默無聞生在西方,就做伊卡洛斯,生在中國,只好做做脫線的風箏他不在中國文學的塔尖。他在塔外散步。我走過的,還要走下去,就是這樣的意象和境界【世說新語】雖然洋洋大觀,其實草草,只留下魏晉人士的印象,而單憑這印象,足以驚歎中國有過如此精彩的文學黃金時代談西方文學,可以從文藝復興入手,往前推,往後看。從中國文學入手,可從魏晉文學著手,往前推,往後看。魏晉時代,不是文藝復興。中國非常非常不幸,什麽事都是例外基本結構,是大靈感。字裡行間,是小靈感現代智慧得以解脫的是什麽?宗教的偏見,道德的教條,感情的牽絆,知識的...

木心

原作者:木心

木心作品: 《文学回忆录》 《素履之往》 《琼美卡随想录》 《哥伦比亚的倒影》 《鱼丽之宴》 《即兴判断》 《从前慢》
木心简介:

木心 1927年生于浙江桐乡。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82年定居纽约。陈丹青的导师。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曾出版多部著作。 1927年2月14日(西方情人节)生,浙江乌镇东栅人,据称,木心与作家茅盾(沈雁冰)两家有较远的姻亲关系。木心先生的大甥婿郑儒针是香港银行前行长——郑铁如先生... (更多)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