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内心的冲突

其实,有一个非常简单而又滴水不漏的逻辑包含在自我疏离型患者的这种特殊“抗拒”中一一他不愿意认清自我,也不愿意和分析师打交道。他害怕正视自己的冲突,也害怕自己的人际关系在分析时暴露。对于分析冲突,他毫无兴趣,这一点只要我们看清了问题的根由就不难理解。而问题的根由就在于,他希望独处,因为只有当他和别人保持足够的距离时,他才不会因为人际关系的不和谐而感到焦虑不安。分析师越是想将他从自我疏离中拉出来,他的抗拒越会严重,分析师所点明的冲突令他更加烦乱,因此他固守城池,干脆不相信分析师。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这种下意识的逻辑,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他这么做,是为了逃避一个现实一他无法在孤立状态下成长和发展。让关键冲突失去其本来效果,就是神经症自我疏离的首要功能。它能有效应对冲突,所以患者不惜采取最激进的办法,饮鸩止渴。自我疏离就是借助逃避来应对冲突的一种策略,当然,和大多数神经症一样,积极作用只体现于表面上,其实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患者始终无法真正摆脱依附、支配、利己等强迫性需求。尽管这些需求并不影响他们正常思考,可是却在时刻奴役他们。患者一天不从相互矛盾的价值观中解脱出来,就一天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卡伦·霍妮

原作者:卡伦·霍妮

卡伦·霍妮作品: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如何化解内心的焦虑》
卡伦·霍妮简介:

卡伦·霍妮 (Karen Danielsen Horney ) 往往被认为是个弗洛伊德学说的修下者或新弗洛伊德派,因为她的一些概念都是精心之作,又是对弗洛伊德学说的修正。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霍妮是社会心理学的最早的倡导者之一,她相信用社会心理学说明人格的发展比弗洛依德的性概念更适当。 虽然霍妮被称为“新弗洛伊德主义”的... (更多)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