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童年的时代征象,确是有难于取代的美感。尤其是住在大都会边域的乡镇上,物质文明的广度极有限。轮船是其貌不扬的火力小艇,叫它轮船是惭愧的,而火车、汽车,见也没有见过,但从画片上当然已经眼熟能详,所以对于火车是有一种崇敬的心意,象征时代。小学课本上读到“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十分感动,觉得时代是像火车那样子的,或者火车就是时代。汽车呢,远远的从公路那边驶过,喇叭嘟嘟两三声,舒服极了,摩登极了。这种心旷神怡的生活情调,现代人哪里想象得了感应得了——到现在(二十一世纪初),我还是认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物质文明程度,是适合于我生活的,人情物理,还大有余地。进则革命起义,退则设馆授徒。有志出洋留学,无能小本生意。即是街边摆个食物摊,也显得才气横溢,顾盼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