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
我们应当探查自己的内心,以了解自己对眼前的作品所产生的反应。我们评断艺术作品的优劣将不是就作品本身而言,而是针对这件作品是不是有助于弥补我们的缺陷:我们的健忘、我们的缺乏希望、我们对于尊严的需求、我们难以充分认识自我,以及我们对于爱的渴求。因此,在接触一件艺术作品之前,我们应当先了解自己的性格,才会知道自己需要寻求什么样的慰藉或救赎。
分享至:
热门推荐
原作者:阿兰·德波顿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爱上浪漫》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哲学的慰藉》等。他通晓英、法、德、西班牙数种语言,深得欧洲人文传统之精髓他喜欢普鲁斯特、蒙田、苏格拉底,同样喜欢旅游、购物和谈情说爱。他左手小说,右手散文,在文学、艺术、哲学、评论中自由进退、恣意穿插... (更多)
标签分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