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我们都会努力追求最大程度的满足。

热门推荐

1、基于其他人的行为来推断某事物的好坏,以决定我们是否仿效,这就是“羊群效应”。但还有另一种羊群效应,我们把它称为“自我羊群效应”。这发生在我们基于自己先前的行为而推想某事物好或不好之时。“自我羊群效应”主要是说,如果我们在餐馆排队,有了第一次的体验以后,我们会在自己后面排起队来。 2、我们对于损失有一种强烈的恐惧,这种情绪有时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 3、一旦我们制作出某种物品,事实上就会把它看得更加可爱。就像古阿拉伯谚语所说的那样:“即使再丑陋的猴子,在母亲的眼里,它也是美丽的羚羊。” 4、人们对自己创意的偏爱现象难逃商界人士的法眼,而且就像其他重要的业务运作一样,这种现象也有一个非正式的术语:“孩子是自己的好”法则。这一法则的中心就是:“如果不是我(我们)发明的,那就没有什么价值。” 5、种种预期的影响力对创建品牌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也至关重要。 6、几年前,美国退休人员组织问一些律师是否愿意低价为一些需要帮助的退休人员服务,大约是一小时30美元,律师们说无法接受。于是,该组织的项目经理想出了一个绝好的点子:他问律师们是否愿意免费为需要帮助的退休人员服务,同意的律师占压倒性多数。这是怎么一回事?零美元怎么会比30美元更有吸引力?这是因为,提到了钱的问题,律师们用的是市场规范,认为报酬与他们的实际工资标准相比太少。没提到钱的问题时,他们用的是社会规范,所以他们愿意贡献时间。那么,为什么他们不干脆接受30美元,然后把自己假想为拿了30美元补贴的义工呢?这是因为,一旦市场规范进入我们的考虑之中,社会规范就随之而去了。
丹·艾瑞里

原作者:丹·艾瑞里

丹·艾瑞里作品: 《怪诞行为学2:非理性的积极力量》 《怪诞行为学4:诚实的真相》
丹·艾瑞里简介:

丹·艾瑞里(Dan Ariely)经济学家,来自世界著名大学(MIT)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年轻教授。他是目前行为经济学和电子商务领域中十分活跃的国际知名学者。Dan Ariely于1991年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Tel Aviv University)获得心理学学士学位,1994年在美国北加州大学获得认知心理学硕士学位,两年后在北加州大学获得认知心理学... (更多)

Copyright ©2024 句子摘抄本  |   豫ICP备202410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