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
尽管我们知道自己必有一死,但我们仍然像知道自己将要永生一样活着,这件事委实不可思议。我不相信,其原因是在于那些刺激神经的眼前之物,比那些缥缈遥远的东西,更能使我们为之心动。因为死亡是切近的,日常经验时刻都在告诉我们这一点。我想真实的原因应该是大自然希望我们按照这个世界的运作程序与规则来生活。它不想让这个世界了无生气,毫无意义,所以就赐予我们一种不去想着死亡的能力,以免世上充斥着无精打采、麻木不仁。
分享至:
热门推荐
原作者:圭恰迪尼
奎西亚狄尼(圭恰迪尼)(1482~1540)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标志人物 意大利15世纪的外交家 意大利人文主义史学家。1482年出生于佛罗伦萨豪门贵族家庭,早年就读于帕多瓦大学,任佛罗伦萨大学教授,后转入政界。曾与马基雅维利事于佛罗伦萨政府。主要作品有佛罗伦萨史》和《意大利史》。 (更多)
标签分类
热门标签: